[返回博论天下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中国经济发展要避免的五大陷阱
送交者: 蓝矢车菊[♂☆★★声望品衔11★★☆♂] 于 2013-10-04 17:07 已读 183 次  

蓝矢车菊的个人频道

中国经济发展要避免的五大陷阱
	

陆百甫: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陆百甫:中国下一步的发展面临诸多大挑战,任务并不轻松,举步仍然维艰。但从深层次问题分析,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外部环境,而是严峻的内部问题的挑战。具体来讲,中国在下一步改革和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五大陷阱”:

  (一)消除“修昔底德陷阱”猜忌。古希腊伟大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提出,新崛起国家与现存强国会无可避免地发生战争。现在,对中国可能走入“修昔底德陷阱”的猜忌,深深隐含在许多国际政要和媒体的思维之中,使中国在世界事务中的行为备受质疑。如何淡化与消除这一不实印象,已成为中国树立新形象的难题。

  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不断上升,随着中国崛起进程加快,世界对中国可能的变化存在一种惶恐心理,有人甚至怀疑中国是否也可能走入历史性的“修昔底德陷阱”,从而与世界大国发生重大对抗,乃至引发战争。为此,我们对这种“上升带来的影响性烦恼”,要有充分的认识和疏解准备。

  的确,19世纪末德国、日本崛起,企图用战争手段重新瓜分世界利益,引发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但是,历史也证明,并非所有国家的崛起必然会发生对抗性冲突。如20世纪初美国的崛起,并没有与英国这一老牌霸主强国发生对抗性的战争,反而成为了“盟友”。历史可能重复,但也不一定都会重复,消除猜忌十分重要。中国走的是和平发展道路,执行的是互利双赢的对外关系原则,既要拓展竞争合作思维,又要尊重国际规则,并为改善国际规则做出努力,在竞合中构建新型的和平共处国际关系。

  这一进程是艰难的,需要做大量细致的工作,要千方百计逐步淡化并最终消除对世界、对中国的不实猜忌,建立互信机制,明亮中国发展环境。

  (二)避免走入“中等收入陷阱”。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拉美一些国家出现了经济“起飞”,并很快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是,由于在“起飞”过程中,并没有及时对社会分配关系、产业自主创新、经济运行体制、政府治理结构等方面做出相应改革,使经济发展陷入停滞,社会矛盾激化,大量问题涌现,从而走入了“中等收入陷阱”。

  中国目前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必须时刻警觉,避免步拉美部分国家之后尘。最重要的是,改善社会分配关系,努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水平,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激活社会消费潜力,壮大社会市场容量;千方百计激活企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提升制造业竞争能力,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构建健康运行的现代金融体系;全面改革政府治理结构,提高效率,防范风险,保持经济社会等协调发展;认真解决诸如能源、清洁水、环境承载力等“供给动力”的“临界”问题,全力推进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等等。坚持走深化发展、内涵扩张、消费拉动、体制活力勃发的发展道路,实现“优质跨越”。

  (三)避免陷入“高福利国家”依赖。二战以后,欧洲许多国家,尤其是北欧国家,实施了“高福利”社会保障制度,初中期实施顺利,很得民心,但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国家承受乏力、社会效率下降等严峻问题。目前虽仍“坚持”,但似感“支撑不住”,而且危机四伏,社会动荡不已。“好制度”反而变成社会不稳定的“根源”。

  最近几年,中国大力度、大范围、宽领域地推行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极大地改善了民生,中国已成为建有全世界最大基本医疗保险网和城乡社会养老保险网的国家。但是,国家性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是刚性的,是政府一项并非临时性的承诺和支出,而是永续性的开支,同时还只能提高,不能后退,更不能取消。因此,这一制度设计,必须适合国情,符合国家经济水平,有利于经济活力的再生。

  目前,中国民众对国家福利制度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因此,一开始,在制度设计上,就要避免对这一制度从“感谢”,逐步陷入“不满”的“陷阱”。需要处理好“善保障”与“养懒人”的博弈关系,既要有可靠保障,又能激活劳动积极性,不养制度懒人,不背制度包袱。

  对低收入者不能只“贴钱”。国家应该多从劳动者的就业机会与劳动技能的提升上,采取更多社会福利举措,以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保障的双双可持续。

  (四)避免重演“日本发展陷阱”。日本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飞速发展,一举跃入发达国家行列后,从90年代始,出现了“增长停滞时期”,并显现“房地产泡沫”和部分金融业的崩溃,舆论谓之“日本失去的十年”。接着,在本世纪头十年,日本继续出现了“发展徘徊”。

  日本为什么会出现“发展陷阱”?起因有二:一是在“广场协议”的冲击下,日元高速升值,国际贸易的竞争优势快速消失;二是盲目的房地产投资引发泡沫,住宅贷款坏账猛增,银行呆坏账堆积,造成包括著名的“日本长期信用银行”这样强大的银行破产清盘,并引发一系列“破产潮”,经济严重受损。

  究其深层次原因,根子在于: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战略失误,没有跟上全球信息化步伐,其传统产业并没有及时与信息化进程紧密结合起来,走向产业创新时代,加上产业“外移”规模大,国内“空洞化”问题突出,因而缺乏内生动力,失去了竞争优势,逐渐沦为“二流强国”。尽管当时日本 GDP 总量处于世界第二,但缺乏新增长点,后劲和发展潜力不足,从而出现了长达20年的经济徘徊和低速。

  中国同样需要防止出现日本式的“发展陷阱”。无论是表象问题还是深层问题,中国与日本存在某些相似性。

  因此,中国对此应采取“两谨慎、一着力”的方略,“两谨慎”即一要管控好汇率改革的进程,汇率调整要遵循市场规律并与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一要防止房地产投资的盲目性,严格关注投机性操控,合理布局城市发展进程,严格监督金融机构,防止系统风险。“一着力”即着力于产业创新和竞争力提升,把科技创新列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战略,把握产业技术先机,打牢中国实体经济根基,并努力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五)力求避免陷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负效应长期化陷阱。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环境问题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环保”“低碳”“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基本要义,也是中国“三步走”战略后半期发展中,处理环境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主线。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指,1995 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格罗斯曼和克鲁格引申“库兹涅茨曲线”原理,应用于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模型之中提出的假说,已被当今世界重视。

  这一假说提出,在大规模工业化阶段,环境与经济增长关系同样呈先加大、后减小的倒 U 型规律,即当大规模工业化展开时,由于资源投入的大量增加,带来了更多的污染排放,从而产生了对环境质量的负的规模效应,环境质量不断恶化;当大规模工业化进入深化发展阶段时,由于新技术应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清洁能源的推广,环境改善出现规模效应,使环境质量随着经济增长逐步改善。科学发展就是要尽可能使这种负效应延续时间缩短,使正效应的影响早日到来。

  中国前30多年在环境治理、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政策仍在强化。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讲,目前国内的“增长冲动力”仍强于“环境约束力”,加上今后30多年中国仍处于大规模经济活动展开时期,无论资源投入还是污染排放都将继续扩大,这个问题将会非常突出。

  要避免陷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负效应长期化陷阱。首先,必须提升全民环境意识,根除各级干部“强发展、弱环境”的倾向,彻底转变发展观念。

  二是,必须从战略高度抓好全面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推行“环保”“低碳”“节能”型生产、生活方式,减弱经济发展的环境压力。

  三是,大力治理和控制环境恶化,提高产业准入的环境门槛,坚决实施投资项目环境否决制度。

  四是,着力于环境技术与节能技术的创新,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装备新兴产业。

  五是,力保技术专利,制定系统的崇尚环境发展的财税政策和经济优惠措施。

  六是,把环境评估作为各级政府考绩的重点项目,成为干部行动的新“指挥棒”。
喜欢蓝矢车菊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蓝矢车菊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博论天下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